1200公里環島行----「池上‧大坡池」

2010022708:01

 

 大坡池是中央山脈和海岸山脈兩大山系相互逼近形成的峽谷,標高在260~270m間,主要水源來自新

武呂溪伏流以及人工水圳灌溉附近水田後的溢流水,池水由排水口向北流出,成為秀姑巒溪源頭之一,

為台灣唯一的內陸淡水沼澤地,也是昔日台東縣最大胡泊。


  大坡池原名「大陂池」或作「大陴池」、「大埤池」,又名池上大埤(陂)。大清帝國統治台灣時

期,新開園大陂庄庄名即因轄區內大陂池而得名,是花東縱谷平原的主要池沼,因風景優美而馳名遠

近。池上更成為花東縱谷著名的魚米之鄉,米以池上米為貴,魚則來自大坡池。   資料來源:網路

 


 

昨晚夜宿台東,有了仕平老師提供的資訊,第二天不到七點就離開台東,走山線往池上、關山鄉賞花

海、客家文化園區看各種造型的文物,每一件作品都是那麼的讓我記憶深刻.....

隨後去了離客家園區不遠的另一處風景點大坡池〈約兩公里〉,從遠處眺望這一大片波光粼粼、水波盪

漾的湖水,我幾乎是用跑的加快腳步的前去瞧看這好美、好美的大坡池,看導覽手冊介紹得知,這座大

坡池從來沒有乾涸過長年都蓄滿了水,魚貨量也非常的豐富,有句話說:「米以池上米為貴、魚則來自

大坡池」的美名之稱.......

我繞了一大圈大波池的周邊,有步道、有自行車道...,能夠悠閒的在池邊漫步那會有多愜意呀!除了賞

滿水位的池水還有一大片綠草如茵的青青草原,走著、看著、拍著..輕快的我哼起了一首好聽的歌,您會

唱嗎?你我一起來合唱這很有詩意的歌:青青河畔草...;青青河畔草  香風花影搖  贈我碧葉竹  插地入雲

高  君去已三年  夕陽照小橋  日止繼以夜  有情天亦老  畫竹不見骨  歌竹不成調  何日再相聚 問你 問你 

青青河 畔草......



 

 


 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
 

 


 


 



 

 


 


 


 



 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
 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       日期:2010年2月23日     地點:台東縣‧池上鄉大坡池